[想象力] 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与特点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09-01 16:00:00
想象力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想象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它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人在实践之前就必须通过想象确定实践的目的、设想或预见实践的结果。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具有以下的特点:
1 .有意想象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具有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再造想象的内容趋于完整,有意想象的成分大大增加,其精确度亦明显提高。
2 .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学前儿童的想象往往与现实不符,有时会出现“想入非非”的空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就更接近现实。
3 .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小学低年级学生再造想象的成分占较大比例。随着他们的活动不断增多,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因而想象的创造成分逐渐增多。
可能你会喜欢:
[想象力] 假想游戏培养宝宝想象力
[想象力] 挖掘孩子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想象力] 如何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