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学习资料>>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 刚开学家长需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3-09-04 16:00:00

刚开学家长需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伙伴,新的作息时间,新的要求,许多方面都是刚刚接触,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幼儿园以活动、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开始以学习为主;上学后,每天的时间安排远比幼儿园来得紧凑……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桃源小学的高明洁老师建议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起好步,开好头,做好“引路人”。
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培养其自理能力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比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学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不惯你毛病”,等等。
    家长要关注、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高明洁说,孩子上小学以后,课间休息时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等,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了,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父母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等等。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老师强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主要在小学低年级。所以,家长应该抓住孩子刚入学的黄金时期,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做学前、课前准备的习惯。引导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刚开始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完成,教给孩子方法,慢慢地家长从旁监督,并进行指导。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了。
    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小学老师的语速普遍要比幼儿园的老师快,内容的教授次数也较少,不会一遍遍重复,因此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关注老师的要求。家长可尝试着给孩子布置任务,比如给父母讲故事、绘画等,并要求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以增强孩子的时间意识和约束力。
    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是孩子入学以后能不能专心听讲的重要前提。家长应要求孩子在家里就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比如,当家长向孩子提要求时,孩子就应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着家长,在讲完后最好让孩子再复述一下,克服边玩边听、漫不经心的坏毛病。
    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专心做作业,不磨蹭;作业本保持整洁,不乱涂、乱撕等。家长们要勤看孩子的书包,查看书包可以发现很多问题:1、东西有没有多或少,多了是怎么来的?少了到哪里去了?2、书本是否干净、完整,课本上是否有乱写乱画现象。 3、通过查看作业本可以看到孩子作业的质量,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老师的评价。
    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注意孩子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看书的时候学生身体要坐直,眼睛离书一尺,书要拿起。写字姿势做到眼睛离本子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写字不仅要写工整,一笔一画,写准田字格中的位置,还要把字写美观。写字时,千万不能让孩子跪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吃零食或玩玩具。
    读书兴趣。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便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所以,要为孩子准备有拼音的、有益的课外书,并督促每天定时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高老师最后提醒家长,孩子入学后,家长应多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给予有效帮助。 记者于雯
其他提醒
做好安全教育
    孩子上小学后,活动范围和时间都要比上幼儿园多得多,因此,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家长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知道在楼道里不追跑打闹,不做危险动作,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让孩子学会合作
    鼓励孩子在上学后,结交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友谊,享受集体生活。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家长决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私自处理。发现情况,家长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商量解决。

可能你会喜欢:

[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习惯16条